项目“滞涨” 该当如何

 二维码
发表时间:2018-09-22 16:58来源:张凡的会展洞察

“滞涨”是经济学名词。简单讲,就是经济增长停滞,但物价持续上涨,通货膨胀。对于宏观经济而言,“滞涨”是麻烦事。


在中美贸易战以及国内经济转型的背景下,有媒体记者问发布8月经济数据的国家统计局发言人,中国经济是否陷入滞涨。发言人毛盛勇认为,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平稳、走势稳中向好,除蔬菜、猪肉等食品价格因灾害、疫情因素出现阶段性上涨外,非食品类产品价格上涨温和,因而不会出现滞涨。


项目“滞涨”   意涵如是


我将“滞涨”用于评论展览项目,并非显摆经济学知识,而是觉得用“滞涨”形容陷入困境的展览项目,既贴切又传神。


陷入困境的展览项目,其基本状态是:营业收入不增长或负增长(包括增长速度大幅减缓),而营业成本持续上升,且刚性成本与柔性成本并驾齐涨,涨幅攀高。这种情形当然是“滞涨”!


成本上涨  势所必然


先来分析“涨”。

展览项目的营业成本一直是看涨的。


在主办方外部,展馆租金及其现场服务费,只涨不降;营销费用(包括整合主办资源——商请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加持展览)只增不减。


在主办方内部,人力成本只升不降。不给工资、只发提成的时代早已结束。高提成、低工资的薪酬制度越来越行不通了。而社保开支不可或缺,企业负担逐渐加重 (展览业女性员工较多,企业负担的生育成本不少)。


营收难增   原因多多


展览项目陷入困境大体有三种情况:


一是,市场需求萎缩,项目营收节节下滑,难以为继。

二是,市场存在,且需求升级,但主办方经营能力落后,不能与时俱进,以致项目营收增长缓慢,甚至徘徊。

三是,同主题项目之间竞争加剧,弱势主办方惨淡经营,项目营收增长乏术。

此外,项目营收增速低于通货增速,长此以往实为负增长。


1.jpg


总而言之,在营收难增的情况下,成本有增无减,项目就“滞涨”了。


审时度势   应对“滞涨”


对陷入“滞涨”的展览项目,主办方应审时度势,主动应对。


如系需求萎缩,市场不再,就应放弃项目,停办止损。曾经大火的房产展,现已不见踪影,就是例证。但若退却犹疑,则会加剧亏损,伤及主办方根本。


如主办方因自身问题不能适应外部市场变化,包括不能应对竞争,那就坦然认命,不要怨天尤人。


总的看,因主办方自身问题令项目“滞涨”的较为多见。如何消解“滞涨”,需要主办方找准问题,对症下药,自我诊疗,通过强身健体突破发展瓶颈。



会员登录
登录
其他账号登录:
回到顶部